hamburger-icon hamburger-icon

適用所有行業的轉職評估法

kai98k

這個作者很懶,什麼都沒留下...

雖然最後自己轉換的職業為軟體工程師,但在自身的實踐後與研究,我相信這套方法其實是可以套用在大部分行業的,不限於工程師,於是想跟大家分享。

先問,為什麼

“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.”
– Friedrich Nietzsche, Philosopher
「一個人動機足夠,就可以忍受任何方法。」– 弗里德里希‧尼采 (哲學家)

當你疲於查詢如何轉職時,有想過或是還有記住為什麼要轉職嗎?
在規劃如何轉職前,先好好地問自己為什麼要轉職,這邊可以參考這本書《先問,為什麼》,我們將要借鑑作者的黃金圈法則

蛤,黃金圈法則?

黃金圈法則是一種商業理論,描述了如何清晰地表達一個想法或產品,使其吸引潛在客戶。黃金圈法則為三層同心圓,由內到外分別是,為什麼想要做(原因),想要做什麼(目標),如何做到(方法),架構看似簡單,卻與人腦如何處理資訊與情感的結構完全一致,但最核心的為什麼正是語言最難清楚表達的部分,也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一部份

我們常誤會要做什麼好才是 Key Point,但其實為什麼想做才是 Key Point,因為這才是最難被取代的,反而做什麼好可以有很多選擇。可以試著使用下圖的結構來檢視自己是否真的是為了某種原因,而決定轉換跑道。

黃金圈法則

善用反心智圖,導因唯果

黃金圈數量

當我們了解甚麼是黃金圈法則後,在反推自己為何轉職的理由時,應該會畫出不只一個黃金圈,如果畫出的黃金圈並不多,可能也代表著,對於轉職這件事,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或是動力。反之,要是黃金圈越多的話,越能顯現出自己對於轉職的渴望。

結合反心智圖

有了多個黃金圈後,應該可以發現達成黃金圈的 Key Point(為什麼),是可以推導出共同解方的,而解方可能也不只一個,此時我們可以分析哪一個解方所連到的黃金圈是最多的,這個解方也可能是我們最終的抉擇

反心智圖

為什麼說可能是最終抉擇,而不是最佳抉擇?
因為這邊分析出來的,都是為了確定我們是真的想要轉職,與轉什麼職業,尚未進行成本的考量,而且也有可能遇到下圖的狀況,黃金圈的解方都不相同,此時就也要再從別的方面來做抉擇。

反心智圖

先設計思考一下,再做出行動

仲觀多篇轉職成功文章,都會發現一點,就是作者大多會說要試過,你才會知道。但究竟是不是倖存者偏差呢? 答案也是試了你才會知道,那怎麼樣設計一個有cp值的驗證行動就很重要了。

奧德賽計畫

這邊參考的是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這本書,書中有很多概念,像是心智圖等等,而這邊我們要用到的是奧德賽計畫,奧德賽計畫是替未來的五年,想出幾個不同的人生的範本。

奧德賽計畫

在上一節中,已經用黃金圈法則與反心智圖篩出不同的解方,現在,我們需要將這些解方套用在奧德賽計畫,利用這些解方衍生出各自的人生範本來分析利弊,當然第一個範本就是以當前的職業來作衍生。

在每個範本中都要包含:

  1. 一條視覺/圖示時間軸,任何與工作有關的事都可以放上去,包括生活方式。
  2. 寫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,這些問題其實就是潛在成本
  3. 在儀表板上評估幾件事:資源、喜歡度、自信度、一致性(和工作觀、人生觀協調嗎?可能也是剛剛黃金圈中得到的為什麼)

驗證原型設計

在工程設計中,常會提到原型設計,這邊是指在推出產品時,先設計具有幾項關鍵功能或特色的範本,來驗證產品是否可行。

在利用奧德賽計畫規劃範本後,得到了幾個原型,而在生命設計中,驗證這些原型的方式,大多為:

  1. 設計訪談: 訪談/請教一些具有相關經驗,或是正在做你想做的事的人們,藉由你設計好的問題,來獲得你想要的答案。
  2. 設計體驗: 直接至相關產業實習或是參加相關知識的營隊,藉由短暫的沉浸式體驗/學習來驗證自己是否適合。

總結

借鏡設計思考、精益創業與敏捷開發。

  1. 精益創業(Lean Startup): 是藉由整合「以實驗驗證商業假設」、「快速更新、迭代產品」的方式來避免早期計畫所需的大量資金、昂貴的產品上架,與失敗。
  2. 敏捷開發(Agile Development): 是注重以迭代的方式不斷改進產品,通過短週期的試驗來驗證和改進設計的一種開發方式。

summary

在上述的驗證遭遇失敗時,可能是發現自己不合適、或是轉換成本過大等等,並不用太灰心,反而值得開心,因為在尚未投入過多的成本時,就及時止損,不只是減少金錢的浪費,更重要的是減少時間成本的付出,在有限的時間下趕快再驗證下一個原型,並不斷改進原型,來達到以最小可行的方式來進行轉職。